【Ansys Fluent】雙相浸潤式冷卻Two-Phase Immersion Cooling

Ansys CFD除了靜態之熱、流物理量分析外,亦可藉由非穩態多相流模型,模擬雙相浸潤式冷卻機櫃之模擬。本案例初步針對給定熱通量及液位高度之邊界條件,模擬紀錄雙相流體於機櫃內的各自流態,藉以提供未來業界之設計參考。

 

為何需要做雙相浸潤式冷卻

在AI時代,巨量運算對伺服器之需求急劇增加,資料中心每個機架的功率密度將大幅提升,必須克服的挑戰之一為系統的冷卻。首要任務是解決高熱通量晶片的散熱問題,並改善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,並兼顧環境永續發展議題。因先進之雙項浸潤式冷卻之全系統設計驗證成本極高,實有必要藉由工程模擬協助降低開發風險。根據Intel Open IP提供的先進冷卻技術路徑,亦指出未來之冷卻方式為雙向浸潤式冷卻之解決方案。

圖片來源:Intel Open IP

根據台積電官網(https://esg.tsmc.com/zh-Hant/articles/71)所述:隨著先進製程技術演進,晶片內電晶體密度倍數提升,晶片溫度亦隨著處理器功率同步增加。為了避免傳統耗能的風扇散熱做法,由企業資訊技術、資材供應鏈管理處、廠務及設計暨技術平台同仁聯手提出浸潤式冷卻的創新技術,除獲TSMC ESG AWARD酷炫點子獎肯定,台積公司亦提撥經費展開專案執行。

技術開發期間,台積公司攜手供應商,設計可裝載低沸點惰性絕緣冷卻液的氣密槽,直接將需散熱的伺服器浸泡於槽中,根據相變散熱原理—當運算晶片發熱時,晶片表面的冷卻液吸收熱量、沸騰而相變為氣態;蒸氣上升接觸冷卻盤管、放熱冷凝相變回液態,再由盤管中流動的水將熱量帶出機房,達成自然循環散熱。

因冷卻液和發熱源充分接觸,散熱效率高,只需常溫水即可完成冷卻,槽內各系統與晶片溫度均勻維持於攝氏50度左右,不僅創造良好節能效果,晶片運算效能更增加10%以上。

圖片來源:台積電官網


 

雙相浸潤式冷卻內部流態模擬

首先,測試水平直管冷凝模擬。模型包含等溫之水平冷卻管,腔體內之工作流體為3M FC-72氟化液。模擬結果顯示,與經驗式趨勢相近。

其次,測試水平加熱板池沸騰模擬。測試模型包含等溫之水平熱源板,腔體內之工作流體為3M FC-72氟化液。模擬結果顯示,與實驗值趨勢相近。

最終,模擬雙相浸潤式冷卻。在系統熱通量保持不變的狀況下,測試模型包含等熱通量之熱源管於腔體下方、等熱通量之冷卻管於腔體上方,腔體內之工作流體為3M FC-72氟化液。模擬結果顯示,流場為非定常結構,隨時間呈現複雜模態。

以這樣的模擬流程,可搭配不同的工作流體、熱通量、系統配置,獲得不同的設計搭配下,其內部流態的設計均可利用Ansys CFD Premium來達到初步設計的分析目的。